乐鱼体育综合网页版:
今年以来,生猪价格持续低迷,近期部分低价区域已逼近成本线月上旬,生猪(外三元)价格为13.7元/公斤,与2024年9月上旬的19.8元/公斤相比,下降了30.8%。
对于生猪行业近期表现,财通证券觉得,近期集团场标猪供应量增加明显,供大于求。当前补栏仔猪对应年后出栏,且环保政策监管趋严,仔猪补栏情绪持续回落。
随着猪价回落,生猪养殖利润全面跌破成本线日当周,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-199.31元/头,盈利周环比下滑37.38元/头;自繁自养养殖利润为-24.44元/头,盈利周环比下滑41.29元/头,也代表着继盈利超16个月后,养殖端再度陷入全面亏损。
面对生猪市场波动形势,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已多次强调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政策,推动行业有序调节生产节奏。具体措施包括合理淘汰和调减能繁母猪存栏、减少二次育肥行为、控制肥猪出栏体重,严格遏制新增产能等。
一般来说,6月至8月是一年中的猪肉消费淡季,生猪出栏也处于全年低位。但受2024年头部企业产能扩张的影响,2025年同期生猪出栏量仍居高位。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8月份18家上市猪企出栏量同比增长29.11%,其中牧原、温氏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出栏量均显著增长。
因此,尽管农业农村部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今年6月,全国5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环比下降0.8%,预示着近期出栏量将减少;8月能繁母猪存栏也出现拐点,意味着10个月后的远期供给开始收缩。但受生猪生长周期影响,当前规模猪场的总存栏量仍保持环比增长。也就是说,目前存栏的中小猪只仍在持续育肥、形成供应,使得现阶段整体产能压力依然显著。
与此同时,七、八月份的猪肉消费却处于季节性淡季,家庭及餐饮需求均会降低。供给居于高位,消费较为疲软的双重影响,是生猪价格7月以来再次震荡走低的关键原因。
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、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认为,七八月份未能出现传统的猪价反弹趋势,前期压栏的大猪和二次育肥现象减少,部分养殖场户开始恐慌性出栏,这进一步加剧了短期供应过剩的局面。这种恐慌性出栏会导致价钱越低,养殖户越想快点出栏,越卖价格越低的恶性循环。”
针对此现状,朱增勇表示:“短时间会有这种现象,但随着政策调控的推进,这种情绪慢慢稳定以后,出栏的节奏逐渐会稳定下来。”
国金证券认为,短期来看,生猪价格仍有下降空间,近期行业产能在政策调控和供给压力下已经有所减少,同时行业价格已经跌破完全成本线,预计整体亏损下行业产能去化,目前板块景气度底部企稳。
申万宏源认为,本轮生猪养殖行业内生性扩产周期也已几近结束,仔猪养殖亏损或加快产能淘汰。在“反内卷”政策与亏损减产的双重推动之下,行业产能有望进入加速去化的阶段。本轮猪周期逐步进入下行尾声,左侧布局正当时。
朱增勇表示,中秋国庆双节来临将提振消费需求,猪价有望季节性回升,以稳中有涨为主,养殖有望继续保持盈利。
今年四季度商品猪供应仍将较充裕,但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头降低出栏活重,有望缓解猪肉供给过剩的局面。从消费需求来看,四季度天气转凉,南方腌腊再次提振猪肉需求,将支撑猪价温和季节性回升。
同时,国家生猪产能调控效果已经显现,养殖场户出栏商品猪平均体重会降低,二次育肥情绪降温,明年春节前生猪市场供应压力将得到某些特定的程度缓解。行业内慢慢的变多的人已经认识到,只有主动去化过剩产能,市场行情才能迎来实质性好转。
调减产能需要各方一起努力,协调配合。朱增勇对养殖户提供了具体建议,强调养殖户应着重关注养殖效率。他表示,如果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已经处于较低水平,也就是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(PSY)达到二十五六头以上,能保持现有节奏,稳定生产。但如果成本明显偏高,PSY水平低于20头,就应该加大淘汰力度,通过淘汰低产能的能繁母猪,争取将生产效率提升至23头左右的全国中等水准。大型猪企带头响应有关政策,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,优化猪群结构,提升生产效率,同时通过降低死亡率、优化饲料配比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。
对于未来走势,他分析:“四季度供需均会协同增长。节前猪价可能还是保持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阶段,临近双节的时候,猪价在消费基础带动下可能会出现一些小幅的反弹。但具体的价格反弹,一方面还得靠政策引导,另一方面还得靠市场。”
,乐鱼体育电竞APP